支教(托克逊乡)丨用知识与爱去感受纯粹

发布者:阿布都哈力克·吉热拉发布时间:2020-12-07浏览次数:380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岁月虽久,但能留于心底的却寥寥无几。经历虽短,但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支教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只是一种学习经历,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笔使我们受益匪浅的人生财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上半学期的实习支教已步入尾声,来到阿克苏地区拜城县托克逊乡快四个月了,四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足以让我们深深地爱上这片土地,爱上这片土地的孩子们。

我们为什么要支教?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我们要给他们传授知识,要给予他们信心与鼓励;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榜样,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扩展兴趣爱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倾向。而对于我们自身而言,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机会,也是一种人生财富,让我们感受到了爱与责任。

和许多人一样,对于支教我们怀揣着一颗崇敬的心,来到这里也是因为这份崇敬;经过了初步的分配安排,我们八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授课班级和任务,我们在托克逊乡的生活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在教学工作上,第一次踏上讲台,内心除了激动和喜悦之外,还有些许的紧张。面对这些可爱的脸庞以及那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深感教书育人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尤其在中小学阶段,更要帮助他们打好基础,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初次来到学校,不懂得教学方法也没有教学经验的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课余之际,我们不断地向当地老师学习,逐渐掌握了一些课堂管理知识和课程导入技巧。渐渐地,我们的课堂教学也颇见成效,听到他们用纯净天真的嗓音,传递着我们讲过的知识,我们的心里也有了一丝丝的安慰。栽花容易树人难,回顾这四个月,大家心中都充满了喜悦,充实的支教生活锻炼了我们,带给我们的是沉甸甸的收获。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当老师的责任,有很多的东西要写,要备课,要听课,要讲课,要总结反思,要传授知识,要体察学生兴趣,要丰富学生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这都是我们收获的一种人生财富。

在维吾尔语专业的学习上,我们也取得了进步。从以前的不敢开口到现在的敢于交流;我们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提升了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当地口语老师和指导老师古丽拜克热木老师对我们耐心的教导,现在我们可以主动用维吾尔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口语老师和古丽拜克热木老师对待我们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一起去巴扎,一起回宿舍,一起聊天,一起吃饭。老师们每天都和我们进行长时间的交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们的错误,解答我们的疑惑。

在中期检查时,安院长和董老师带着慰问品来看望我们时,安院长讲到:“同学们看似做的是最普通的教学工作,但却是在为团结稳疆、文化润疆,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教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国语,并能与少数民族老师相互学习友好相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让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为维护新疆的团结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我们的青春和我们火一般的热情。”董老师提到:“希望同学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爱去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灵。要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世纪工程,不能一促而就,或许现在的成绩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值,但同学们不要灰心泻气,继续稳扎稳打地做好教学工作,完成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理想的收获。”

未来我们一定更加用心地学习,更加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心系农大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圆满完成实习支教任务,不辜负父母和老师们对我们的期望,满载而归。如果要用一句诗来形容支教,那么我想,就是这句了:“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果说诗是人间的美好,那么远方则是心底最深处的梦。支教不仅是一种学习经历,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人生财富。